大肆收购国外游戏公司 中国企业仍需谨慎

近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买买买”的热情已经点燃。中国游戏公司出海同行并购接连不断,且金额巨大、影响力广阔,如腾讯86亿美元收购芬兰手游巨头Supercell 84.3%股份,世纪游轮斥资305亿元收购以色列游戏公司Alpha等案例颇多。

18

在中国游戏公司出海进行同行并购的同时,一些非游戏行业的中国资本也开始涉足海外游戏公司的收购,跨界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如矿业公司收购《江湖(Runescape)》开发商杰格克斯游戏工作室,化学公司收购《会说话的汤姆猫》开发商Outfit7,鸡肉加工公司收购《边缘战士》开发商Splash Damage及另外一家游戏公司Digital Extremes,浙江巨龙管业收购游戏开发商Entertainment Game Labs等,如此多样化的跨界并购案例,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这两年,资本市场青睐游戏行业有目共睹。跨界到游戏业的并购热潮已经持续了两三年,曾有投资银行发现,2015年之后的游戏行业收购,70%的买家都是中国公司。2016年,游戏产业已成为中国资本在海外收购所涉金额最多的领域之一。

对于中国公司跨境收购国外游戏公司,各界的看法不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曾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参与对外投资,但对外投资应更健康、有序一些;参与投资的中国企业认为,跨界并购是看中了游戏企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投资银行家认为,中国非游戏企业跨行并购说明中国投资者比其他市场的投资者更加关注持续性利益。

面对如此高涨的跨境跨行投资热情,不仅让人怀疑,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收购西方游戏公司,凭什么?图什么?

跨境跨行并购国外游戏公司,凭什么?图什么?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非游戏企业选择跨境跨界并购国外游戏公司,笔者认为,这与中国企业富起来了有直接关系。因为并购都是大资金买卖,需要动用大笔外汇储备,这需要有相当雄厚的资本积累。而随着中国出口结构的改善,国内工业企业的贸易顺差增多,中国企业也开始越来越有钱。于是,累积了大量资本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对准中国技术储备不足的领域。而游戏企业无疑是许多中国企业所青睐的。

同时,让资本与技术得到融合与互补,成为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外游戏厂商相互联手的重要原因。对于不少西方游戏公司来说,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还需面临一些困难,而如果与中国企业结合,不仅可以有大量的资本补充,还会有巨大的市场可供挖掘。

此外,虽然游戏企业的营收可观,但却也是对资金需求较大的领域。对于游戏公司来说,烧钱做游戏已成为常事,这并不是一笔小的支出,对大多数游戏厂商来说,如果仅有一款产品,还不足以撑起该公司的产业链,毕竟开发出爆款游戏《愤怒的小鸟》的rovio也是经过不断试错才凭借《愤怒的小鸟》成为热门游戏厂商的。所以,一家游戏公司想要生存下去,一年至少需要研发十款产品,这就对游戏公司的资金提出了要求。而中国企业现有的资源中,资本恰恰是比较充足的部分。

于是,中国工业企业跨境跨行并购,资本出海,既是在寻求更多的利益空间,又可以满足国外游戏公司对资本与市场的需求,两个各取所需,也就有了众多严重跨行业的企业并购国外游戏公司的案例出现。

跨境跨行并购,中国工业企业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般来说,中国工业企业在收购游戏公司后,都会更改公司名称,如收购outfit7的矿业公司浙江金科更名为金科娱乐,鸡肉加工公司森宝食品在收购游戏公司Splash Damage及Digital Extremes之后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乐游科技,因为这样可以让公司名称听起来更适合文娱产业。

但是,改个名字就能适应游戏产业了?这些之前与文娱产业根本不搭边的中国工业企业收购游戏公司的行为,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资本出海的目的。今年上半年,就有传言称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的跨界定增并购,但证监会对此进行了辟谣,称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目前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政策没有变化。毕竟,随着国内游戏市场巨头化现象的加重,中小游戏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证监会对并购预案的审核也会更加审慎。而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工业企业的跨境跨行并购无疑也是充满着风险,中国的工业企业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首先,并购国外游戏公司就稳赚不赔? 未必。游戏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收购游戏公司难以回本,也是有先例可查的。如凭借手机游戏《你画我猜》风靡全球的OMGPOP就把自己以1.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Zynga。然而,由于游戏用户的留存率不甚理想,未能给Zynga带来预期的收益,而Zynaga由于收购OMGPOP产生的9500万美元减记资产亏损无法弥补,则不得不在2013年大裁员,OMGPOP难逃倒闭的命运。

同时,游戏公司尤其是手游公司的表现不是很稳定,大起大落的公司居多。如《愤怒的小鸟》的开发商Rovio在爆款推出之后,未能创造出更加现象级的产品,面临一再裁员;而《Flappy Bird》的创始人阮哈东在轰动一时的《Flappy Bird》后,即便如法炮制出了游戏《Swing Copters》,却也难以有好的市场表现。

其次,如何运营被收购后的游戏公司? 独立运营,成为多数公司的选择。在游戏领域的腾讯除了投资Riot、Supercell外,还投资了许多其他外国游戏公司,包括动视暴雪、Epic Games、旧金山游戏公司Pocket Gems、日本游戏公司Aiming Inc以及韩国公司游戏CJ Games等,对这些游戏公司,腾讯并没有干涉公司的运营。这对于跨国跨行并购国外游戏公司的中国工业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学习的榜样。

然而,由于海外游戏厂商与中国资本本身就存在磨合的风险,作为游戏同行的腾讯,其之前投资的不少海外公司都面临再难出新精品游戏的情况。跨行的中国工业企业就能放心了?

第三,游戏行业,懂了你再进。 跨行并购,不是“买买买”,不能光图看着好看、听着好听,可学习的非常多,技术、品牌、市场等都是需要企业深入学习的,而对于中国跨境跨行并购的工业企业来说,避免花大钱买了些“中看不中用”的项目尤为重要。

笔者建议,中国工业企业想要投资或收购西方游戏公司还是要理性慎重一些才好,而就算收购成功了,也不代表公司就稳当了,还得看游戏公司未来推出的产品如何,如果产品效果不好,被收购的游戏公司也只能是收购一家死掉一家,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损伤极大。

from:文创资讯

叶子猪每日行业播报系叶子猪游戏网出品的资讯栏目,仅作于汇聚互联网游戏行业的每日资讯,如需查看文章出处可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