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之海洋》开发组tri-Ace的兴衰沉浮:ENIX是该背个大锅了

  说起来这个10月,《星之海洋6》貌似就要出了,我相信了解这款游戏的人不多,而了解这个开发组tri-Ace的人则是更少。作为JRPG玩家心中的神级制作组,tri-Ace这个工作室的故事,我个人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分享。

  tri-Ace的前身是ウルフチーム,你如果认识港台玩家,会发现他们回忆中有一家特别牛逼的开发商“狼组”,就是WOLFTEAM。狼组是日本テレネット(日本通信网络)旗下的开发组,早期比较知名的作品是梦幻战士Valis和ARCUS,骨灰级PC玩家可能玩过他家的SLG,比如绯王传、天舞三国志、斩夜叉圆舞曲。日本通信网络在MD PC98 PCE上都有不少名作,可见他是一家想做大事的公司。

  但是很不幸,它生在任天堂当家的时代。任天堂推行“游戏公司要预先缴纳所有制造费和权利金”的模式,因为卡带生产周期比较长,任天堂就可以拿这笔钱吃利息或者放贷,这也是任天堂早年巨额财富的来源之一。在任天堂平台发行一个游戏占用的资金数以亿计,中小公司根本没这个财力,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笑的悖论:“小公司想靠成功的游戏做成大公司,必须先有大公司的财力。”所以当时大多数中小公司都是委托大公司做发行,而不愿受制于人的中小公司就只能去MD和PCE这样的平台。梦幻战士其他版本的发行商都是日本通信网络自己,唯有FC版的发行商是德间书店。顺便一提梦幻战士FC版的宣传动画是德间找庵野秀明做的。

  1990年代日本游戏界的风气是“万般皆下品惟有RPG”,日本通信网络以前也有天使之诗这样的中型RPG作品,但是想要做大就必须要做大作RPG,而以RPG的开发成本,想回本就必须上主流平台SFC。过去日本通信网络也出过一些SFC游戏,比如绯王传和斩夜叉圆舞曲,因为销量低所以资金压力不大,RPG大作的话,预计销量是50万往上,光卡带制造费至少就要十几亿,日本通信网络无力承担,只能找大腿。原本是想找专门做RPG发行的ENIX,但是ENIX不要,最后找到了NAMCO作为发行商,这个项目就是幻想传说。

  在制作TOP1的过程中,狼组的人与NAMCO产生了严重对立,进而对日本通信网络产生不满,到TOP1发售前,狼组的主要人员大半都辞职了。而传说系列的版权留在了NAMCO。从狼组出来后,五反田义治,则本真树,初芝弘也创立了新公司tri-Ace(所以名字是“三个王牌”)。五反田义治和则本真树一直在tri-Ace挑大梁,初芝弘也是音响导演,在VP1发售后成立了音响外包公司TRI-CRESCENDO公司,他参与制作过鲸腹冒险1和2。除了这三人,tri-Ace还从狼组带出来一个名人——樱庭统,樱庭早年的工作全都是日本通信网络的游戏配乐,奋斗了整整10年,终于靠VP1的音乐出头。顺便一提,狼组出来的公司有好几家,比如Neverland,做过SFC名作四狂神战记、能源破坏者和风水回廊记(发行商是TAITO)。

  tri-Ace独立后找ENIX要了一笔投资,用这笔钱开发了星之海洋1。SO1和TOP1一样采用了48M容量,战斗系统也类似,绝对的3A级超大作,但是tri-Ace选错了发售平台,按理说3A级的RPG至少也应该有50万销量,但次世代战争开始后SFC市场急遽衰退,SO1和TOP1在日本都只卖了25万份。当时ENIX的海外业务停滞,所以SO1根本就没发售美版。要说明的是,tri-Ace不是ENIX的子公司,跟ENIX有关联的那些公司也都不是ENIX的子公司,但是ENIX作为第一投资人拥有游戏的优先发行权。

  ENIX在日本游戏业是一个很独特的公司,他家满打满算只有几十个人,除了有一个核心团队参与DQ系列的开发外,其他游戏都是只管投资不管制作,顶多派个项目经理监督进程。经常被当作SO和VP系列制作人的山岸功典,就是ENIX派到TRIACE的项目负责人,他对游戏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但是VP的实际制作和他没有太大关系。ENIX体系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制度。中小公司加入ENIX阵营可以得到很大实惠,由于DQ系列在日本的巨大声望,“ENIX发行”就等同于“ENIX看好”,能极大提升游戏的知名度。同样的游戏如果由中小公司自己发行游戏,销量肯定要大打折扣。

  1997年,ENIX投奔SONY阵营,索尼平台的游戏发行成本相比任天堂大幅降低,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游戏制作中,tri-Ace先做了SO2用来熟悉平台(SO2的美版由SONY发行),然后鼓足干劲,贡献了迄今为止的最高杰作北欧女神1 。VP1采用了日式RPG极为罕见的侧视视角,从中可以看到10年前梦幻战士的影子。VP1虽然成功,但却成了tri-Ace的辉煌顶点。tri-Ace的粉丝都知道,这家公司游戏的BUG奇多,这或许和他们少数精锐模式的经营思路有关。

  到了PS2时代,游戏开发成本飙升(这个锅要让SONY背),tri-Ace人少钱少的影响越来越大,凡人物语、VP2都有点撑不住了,SO3更是冒出了震惊业界的惊天BUG。开发成本的飙升也影响到SE,浪漫沙迦、寄生前夜、圣剑传说这些曾经如雷贯耳的3A级IP都死了,所以无尽隐秘发售后,SE干脆就不再给tri-Ace投资了,SO还时不时做一下,VP直接冷藏。tri-Ace被SE抛弃后,找的新靠山居然是SEGA,当时的SEGA离死只差半口气,实在是所托非人,tri-Ace为SEGA做了一个勉强算大作的EOE,结果那几年还赶上日式游戏最低潮,没赚到钱,同期LEVEL5给索尼做的白骑士物语也是爆死。

  之后tri-Ace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打零工做了一些4399+冷饭,玩家能叫出名字的大概只有梦幻之星NOVA。2015年后tri-Ace被NJHOLDINGS收购,现在基本也就是凑合活着,SE做SO续作的时候会派点活。有趣的是LEVEL5与tri-Ace一样,都是技术强劲,走大作路线的中型开发商(他的靠山是SONY,也给SE代工过DQ),而且LEVEL5也是遇人不淑(微软取消了真梦生活在线的合同)。但LEVEL5虽然在家用机上屡屡失手,转战NDS却靠雷顿教授、闪电十一人、妖怪手表这一大堆婴幼儿配方奶粉赚得盆满钵满。

  时也,运也,命也。回顾tri-Ace的历史,可以说成也ENIX,败也ENIX。在1995年,tri-Ace通过与ENIX的合作发展迅猛。但是ENIX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外包体制,是因为它本身没有游戏制作能力,在与SQUARE合并之后,ENIX获得了日本最强的开发能力(在当时看来),包括本社的DQ系列,在10代以后也不再外包,转由SQUARE的团队负责,tri-Ace对SE来说已经毫无价值,所以处境每况愈下。

  tri-Ace不是唯一被ENIX抛弃的开发商,之前比较著名的还有《神奇计划J》的开发商Almanic和《天地创造》的开发商Quintet,正因为不是自己的子公司,所以ENIX抛弃他们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PS时代之后,ENIX的声望一落千丈,所以当SQUARE与ENIX合并的消息传出后,SQUARE的粉丝一片哀嚎,认为SQUARE即将毁在ENIX手中,相反ENIX的粉丝则弹冠相庆,称霸日本之日不远矣。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大家预料之外……

[编辑:猪肉]
本文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

随便看看

http://news.yzz.cn/domestic/202210-16814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