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的地不洗也罢 游戏界也有天价

  “明码标价”一直是个中性词,最近由于天价铁锅鱼事件,竟莫名地带上了一丝贬义。

  暂且不讨论事件中是否存在引导消费等现象,有很多网友认为,既然是“明码标价”,那就是“愿打愿挨”,不存在所谓“黑店”“宰客”等意味。但是,明码标价的,就是合理的吗?明码标价的,就是能够接受的吗?

  天价货,又何止铁锅鱼。如果认为明码标价即正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可就太昂贵了。

  不能的与不该的

  餐饮价格不属于政府价格管制范围,原则上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即可——不管是哈尔滨当地有关部门,抑或一些正式媒体的评论,都透露出一种“这事儿管不了”的味道。当然,与其说管不了,不如说是先把责任撇清。一些网友借此对物价局等部门冷嘲热讽,曾经的《打工奇遇》中那个一通电话就能赶来的物价局不复存在了,“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现象倒是仍然横行。

  照理说,政府确实不该管得太细,尤其在价格方面,“愿打愿挨”本就是市场经济的玩法,也是新常态下“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题中之义。拿旅游市场来说,如果政府真的就此机会借题发挥,大力整肃其实并不少见的价格乱象,造成的结果会如何姑且不论,于法于理本也就没有根据,只会让人觉得政府的力气又“出错了地方”。这是道理上的“不能管”。

  然而“不能”不代表“不该”,政府不管,也绝不意味着“天经地义”甚至“正确”。正如天价鱼事件中,双方愿打愿挨,谁也没被抓进看守所,但这一事件对哈尔滨的旅游形象的损害又是确确实实的,对哈尔滨、甚至东北人民内心的触动也绝非很多人表现出来那般“明码标价”。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发达国家、地区的旅游景点,“宰客”“天价”等现象相对少见。即便同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旅游、购物景点(如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南锣鼓巷等)虽也有价格稍贵之嫌,却也力求克制,与“398 一斤”相比简直“文明”得多。虽然因为处于舆论中心,平日里摩擦不断,但也很少搞出“天价鱼”“天价虾”这种等级的大资讯。

  究其就里,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业、诚信氛围较差,执法环境不好,处于“舆论边缘”、不怕自己“上资讯”的地区,部分商家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就会较松。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有客观上管理成本较高、改善难度较大的原因,但主观上,由于离主流舆论的监督及网络的热议较远,意识松懈而“不监督”“不管理”“不作为”以至“不以为耻”的状态,也是难辞其咎的。

  如今曝出不光彩的资讯,对这些地区来言未尝不是好事。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之下,任何小事都很可能迅速发酵成热传全国的大事件,引发全民讨论。如果此类事件能刺激当地商贩痛改前非,能激发当地居民自觉展开舆论监督(而并非事出先想“洗地”),能逼迫有关部门增强引导、管理,想必对当地、对游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不对“你的葫芦生虫了”充耳不闻,就不必在事后到处发问“我的葫芦呢?”知耻后勇,如是而已。

  那些令你大呼过瘾的“明码标价”

  与“天价鱼”类似,不难发觉,信息越不对称、情报越闭塞、发展越相对落后的行业和领域,就越容易出现价格畸高的现象。

  一个十分极端的例子就是殡葬业。人人皆知骨灰盒贵,人人也都不愿在这个关头计较什么“价格是否合理”“性价比”云云。由此,殡葬用品十分离奇的价格维持了多年,始终没受到主流舆论的指指点点。

  和白事相对,红事的报价也往往令人震惊。同样是人生大事,一辈子不会经历几次,与葬礼不同的是,婚庆筹备周期长、耗费时间多,且过程十分劳心劳力,多数夫妇即便最后关头看到令人瞠目结舌的报价单(很可能和最初接触时商量的报价相去甚远),也更愿“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愿再重新“折腾”了。

  殊不知,这种“来都来了”的心理正是无良商家反复利用的关键所在。天价鱼事件中,无良店家之所以存活至今,其源源不断的客人正是来自出租车司机吃回扣的“为虎作伥”。人生地不熟的乘客下了车,适逢饭点,肚子又饿,很难因为店家畸高的标价就破坏自己“旅游途中”的好心情。于受害者而言只是一次,长此以往,却助长了店家的险恶用心。

  也正因如此,旅游地点的“黑心”正是最常见的。无论高价低质的餐饮,抑或劣质粗糙的纪念品,都是吃准了游客“来都来了”“就这一次”,懒得计较、害怕麻烦的心态。

  同样的,那些消费次数较少、消费场景比较特殊的领域,畸高的价格也更容易出现。比如过年过节的各色礼盒,尤其收礼者会否打开都是个未知数的“保健品”,就更是漫天要价,动辄成千上万的价格与其成本几无关系。这也很好理解,多数时候送这些产品,几乎等同于直接送钱,价格低才是真正的不合适。当然,高价礼品种类本也为数不少,您大可不必盯着这些不看疗效看广告的所谓“保健品”;一些更为名贵、高档的奢侈品,也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送礼一事,非常粗暴地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然而,另一些利用人们心理弱点的陷阱,或许隐藏得更加“巧妙”。比如美容、保养一类服务,大至洗浴、推拿,小至睫毛、美甲,其价格多少令围观者理解不能,却又令购买者甘之如饴。其实也不难理解——您为了“美”而购买此类服务,若在价格上瞻前顾后斤斤计较,多少显得有些猥琐、絮叨,也就失去了“美”的感觉。

  又比如,虽然正版游戏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也时常有玩家大呼厂商“无良”。一些游戏除本体之外,还会推出许多或免费或收费的DLC(Downloadable Content,可下载内容),这些DLC 补强了游戏的容量,对于喜欢原作的玩家来说,错过未免可惜。然而一些DLC 价格公道,另一些则十足昂贵,比如KOEI 旗下“死或生”等游戏,其DLC 价格甚至达到数百、上千美元,其暴利不禁令人怀疑,DLC 比其游戏本体更像是创收手段。而另一些小众向、硬核粉丝向的游戏则更常有出人意料的价格表现,比如DLC 价格已高达数千美元的知名游戏《模拟火车》。

  游戏界的“天价”,与其说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说成“践踏玩家对游戏本身的热爱”或许更为准确。单机游戏推出DLC,若仅是对游戏的补强尚可理解,然而一些游戏的收费内容不过是一些服装、皮肤,开发难度与其售卖价格不成正比。遑论这些游戏多数以美丽的女性角色为卖点,就更是利用了部分玩家“一饱眼福”的心态。比起单机游戏,网络游戏在发行初期依靠其尚可的游戏质量圈粉,在游戏生命周期行将结束之时则自轻自贱转而“圈钱”的例子,就更是数不胜数。

  熟悉的洗地方法

  平心而论,上述“明码标价”却又“价格畸高”的产品,都可以分析出其“有人买账”的潜在理由。正如前文所述,“愿打愿挨”不是万能的,“存在”绝不代表着“合理”。然而每当有人举出这些现象,都会有人搬出“不爽不要买”“爱玩玩,不玩滚”之类看似“真理”的废话。

  愿打愿挨不是万能的,亦可以说“市场不是万能的”。正因如此,人们不会轻易容忍天价鱼,也不会永远对“百度”之流沉默、放纵。

  百度在“竞价排名”“贴吧广告”等领域的恶行素为人知,但即便在售卖“血友病吧”一事发酵之后,也仍有网友加以“百度又没有逼你用”之类十分正确的废话评论。这类恶行或许不触犯现行法律,或许有其商业逻辑可言,但其虚伪、龌龊、见利忘义又是人所共知的,不能因为“符合市场规律”“没有逼你用”就瞬间洗白,变得光荣正确了。若非如此,各大电信服务商的暴利,岂不也是“愿打愿挨”了?

  当然,百度的市场份额之衰退,在互联网圈子的存在感之日渐式微,也是有目共睹。正如无论移动、联通还是电信,在新时代都面临愈发巨大的危机。恶劣的价值观与恶劣的商业,在人们还有良知、还能做出选择的社会,即便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也绝不会有无限成长的天空。在愈发精明的消费者面前,“明码标价”可有,但“明码标价的流氓”还是尽量少一些好。

  商业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即便本地人生发舐犊之心,以“明码标价”出面洗地,多半也是不会亲赴“天价鱼”大快朵颐;即便深谙商业社会理性与残酷的中立评论者能够冷静地说出“百度没有逼你用”,他也绝不能从百度的恶劣行径中多得半分好处。实际上,掩护“天价鱼”无非是令本地形象更加受损,而亲百度者日复一日地“自以为正确”,也只会加速百度的麻醉与倾覆罢了。

  若是洗地压根儿不利于您的立场,即便再“明码标价”,这个地,就还是不洗也罢.

[编辑:一一]
上一篇:纸媒批驳网游:已背离娱乐本质沦为敛财工具 下一篇:索尼PSVR领导人离职 开创属于自己的VR事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