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国家队论战继续:专家称电子竞技有益开发智力
一则组建电子竞技国家队的消息引来国家跳水名将嘲讽,进而引发电子竞技究竟算不算体育的网络大讨论。 其实,早在2003年电子竞技就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将“电子竞技”完全等同于“打游戏”、并认为“玩物丧志”、“影响孩子”是造成这场网络口水仗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众多反对者的认识误区。专家认为,电子竞技可以算体育,但一定要避免“唯金牌论”发展观,只要不过度,也谈不上“影响学习”。不知道,之前抨击游戏的各位叫兽们如何看待? 一句嘲讽引发电子竞技身份疑问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成立一支17人的电子竞技国家队出战第四届亚洲室内和武道运动会。这则消息引来跳水三米板全国冠军何超[微博]在微博上“吐槽”:“电子竞技也算体育?玩游戏都可以拿奥运冠军,那我们这些项目练得这么辛苦真白干了,干脆好好玩游戏算了……” 虽然何超很快在微博上进行解释和道歉,表示自己并没有攻击电子竞技项目的意思,他的哥哥、跳水世界冠军何冲也站出来道歉,并希望大家能谅解何超。但何超的吐槽迅速成为网络讨论热点,有数十万网友参与讨论,支持者大多认为电子竞技“就是玩游戏”,和体育不沾边,最多能算“竞技”。但更多的网友不认同这一观点,在一家网站的调查中有68%以上的网友认为电竞应该算体育,只有8%的网友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网友“LakeRen”说:“有人靠体能拿冠军,有人玩智商拿冠军,任何竞技阶段提升都在于突破自己能力界限。”网友“轻尘满面”说:“电子竞技算体育项目已经十多年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不理解的人。电竞选手的训练不比普通运动员强度低,对他们来说,电竞早就超出游戏这个范畴了。”著名体操运动员陈一冰也在微博上评论说:“不要小瞧任何人,都不容易,他们付出也非常多的。” 也有部分网友表达了这可能助长孩子沉迷游戏的担忧。有网友就调侃说:“就怕孩子们更有借口说‘老妈,你out了,这可是体育!’” 电子竞技早有“身份” 等同“打游戏”实乃误区 其实早在2003年,电子竞技就在国家体育总局有了“身份”,被正式确定为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目前的“序列编号”是78号,其定义为“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 同样的,“国家队”也不是“新生儿”,包括WCG、ESWC、MLG(世界三大电竞赛事)在内的众多电子竞技赛事中都曾有中国队的身影。2005年魔兽争霸选手李晓峰(SKY)首次为中国队拿到WCG冠军,去年在江苏昆山举办的2012WCG总决赛中,中国队更是创历史地拿到三金,首次捧起“国家杯”。 然而,一直以来电子竞技在很多人眼中仍等同于“打游戏”,再加上沉迷游戏作为社会问题逐渐引发重视,电子竞技遭遇如此“口水仗”并不令人意外。 事实上,在韩国等电子竞技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电竞已经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而在国内,电竞同样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2012WCG总决赛的火爆就曾让记者亲身感受到这一运动的魅力。 和传统体育运动类似,电子竞技强调对抗性和竞技性,选手需要通过刻苦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眼脑手的速度、反应等,在团体项目中则更讲究配合和团队合作。 曾两夺WCG魔兽争霸项目冠军的李晓峰就坦言:“我没有过人的天赋,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我曾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练习16至18个小时,连续不断地重复鼠标和键盘的操作,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精神意志的考验。如果人们真正了解了电竞的内涵,就不会认为这仅仅是游戏。” 专家:电子竞技有益开发智力 国家应力避“唯金牌论”发展观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郝勤认为,体育的核心概念有两个,一是身体活动,一是比赛。他说:“如果要说电子竞技不是体育运动,那围棋、象棋等棋类以及桥牌都算不上了,虽然这些不算身体运动,但都是比赛。其实大家不必太纠结电子竞技是否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项目一样,用大体育观来看,把它列为体育项目未尝不可。” 郝勤还表达了对“影响学习论”的驳斥。他说:“沉迷于网络、耽误学习等,跟电子竞技没有必然联系。我反倒认为,电子竞技是一种开发智力的有益方式,只要不过度,甚至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聊、网恋等无聊活动中转移开。” 郝勤认为,家长觉得这会影响学习,恰恰暴露出他们应试教育的思维。“在那些家长看来,除了数理化这些文化课,除了考试,其他一切,不只是电子竞技影响学习,打篮球、踢足球……都会影响学习。” 不过,郝勤同时认为,电子竞技国家队不必长期设立。他说:“发展电子竞技一定要避免陷入‘唯金牌论’的发展观,不要为了拿金牌养一拨专业运动员,而要依靠民间力量来推动项目开展,政府多鼓励、支持建立民间俱乐部,自己不要直接去办,大赛来临,通过民间选拔来组队参加就行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访问叶子猪游戏资讯中心:http://news.yzz.cn/) [编辑:包子]
|
本文由叶子猪游戏资讯中心首发,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