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许怡然:送给大学生的一堂职业规划课
发表时间:2011-06-15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做公司高管的这段时间在高校做过不少校招演讲,每次演讲我都会忍不住讲到“职业规划”这个话题,也算是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一个话题,不过每次讲都觉得遗憾,因为在大家已经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听这堂课其实已经有点晚了,所以在此用博客写出来,希望每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都能够看看,避免因为没有想清楚而耽误了人生。 这是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可以说是我生命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有目标的职业规划对于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从小到大我们上了十几二十年的学,却从来没有一门课教授这个课题的,老师多数只管教授知识,毕业办公室也多数是只管就业率,每个学生应该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怎样的职业道路才是最合理的呢?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91年考上清华自动化系,96年本科毕业,99年研究生毕业,从92年开始兼职打工,94年开始做游戏,97年开始创业,直到03年7年多的时间里,创办和参与过多家公司的创业,全部以失败告终。03年非典的时候,我在家深思,那时候我在可乐吧做副总,那还是一家小公司,创业公司,但公司发展并不顺利,基本上是在被卖掉的边缘。我突然顿悟了,原来自己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在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情况下浑浑噩噩地创业,或者从这个公司跳到那个公司,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工资而换工作,为了朋友而留在某家小公司等等全都是浪费自己生命的行为。从那时起,我开始非常理性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削尖了脑袋钻进SOHU,每2年左右在职业路径上进行一次大跳跃,直到现在到达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这期间所有的工作经历都在大型上市公司:SOHU、Real、EA、巨人、完美。 现在回首我的个人职业经历,成长最快的显然是03年以后,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之前的7年创业生涯是在是一种浪费,不能否认这段经历对我个人成长和成熟有些作用,否则我可能也写不出《网游创业失败全攻略》这种博文,但说实话,我现在在简历里可以完全不写这一段儿,对我的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要达到我现在的位置,在行业龙头上市公司里做副总,完全可以是31岁,而不是38岁!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人在97年之前就给我上一堂“职业规划”课,我就很可能可以节约7年的时光,试问人一辈子有几个7年?有几个年轻时代的7年呢?所以我有强烈的欲望要给新人们讲这样的课,这堂课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职业需要规划,人生需要规划! 前面开个头,就算是讲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吧。现在我开始讲讲我总结的具体的职业规划方法: 1. 什么时间开始规划 虽然人生规划应该从生下来就开始,但说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就太远了,我这里不是在给父母上儿童教育课。不过我认为从一个人有自主意识和选择能力开始,就应该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至少从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或者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给自己规划,而不是完全听从父母的建议。多数情况下你的父母只在某几个方面有工作经验或特长,他们给你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他们熟悉的行业。应该多去寻找站在高处的智者,广泛的寻找各行各业的高手,询问他们的行业特征和需要从业者的特质,才能让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具有科学性。 古话云“男怕入错行”,后半句不属于咱这里的讨论范畴哈,但这前半句绝对是至理名言。你不论选择什么行业,每天都是工作8小时,加上加班有时候干10几个小时,但是你发现没有,同样大学毕业参加工作3年的2个人,能力和素质完全一样,在不同行业里完全类似的职位上,赚的钱差异之大,却可以高至几十倍!这两个人完全同样的每天辛苦工作,10年之后,薪水和生活水平可以相差数百倍!是何原因?是什么时候的选择决定了这种差异呢?是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告诉大家: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重要程度绝对远远高于第一次结婚选择对象!因为这是你第一次真正选择行业的时候。 有人说:为什么不是更早的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呢?我说不是,因为绝大多数聪明的企业在挑选大学毕业生的时候,主要是考查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联合利华、麦肯锡、壳牌石油、IBM、GE等,这些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在高校里选人的时候绝不是看你有什么具体的专业知识还是相关工作经验,而是重点考你的智商,所以专业在这个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 有人说:为什么将来第二份或第三份工作的时候不能再换呢?我说不是不可能,但是绝对要难得多,因为那时候你参加的就是招聘公司的“社招”了,社招看什么?看简历。我做管理岗位这么多年,看过的简历应该不下上万份了,你要问我“社招”的简历我最主要看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工作经历。一旦你的简历上有了第一份工作经历,就像在你的身上盖了一个印章一样,招聘公司很自然的会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把你定位了:你是做市场营销的,他是做程序员的… 你说你原来是程序员,现在要应聘做销售,或者相反,估计你需要补充的说明至少要超过你整个简历的篇幅才有可能!招聘领导还不一定有时间看,或者干脆已经被删选简历的HR先扔掉了。 有人问:我已经都毕业了,也没选好,那下一次大转折的机会在哪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回学校读研,读研的时候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毕业的时候可以重新变成“校招生”。已经读过研的很多去读MBA,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转换手段。代价可不小啊!这就是考研那么热,MBA那么贵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人因为选对了公司,公司内部有很好的人才轮岗培养机制,发现和利用人才的机制,也有机会转换,但这样的公司凤毛麟角,难度也相当的大,显然这些手段都远远不如你在大学毕业的第一次就选择好。 我常说一句话:你在用生命书写你的简历。简历上的每一行字都是你的一段生命,想更改是不可能的,想抹掉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是招聘官,我一定会抓住被你抹掉的那一段问:XX年XX月到XX年XX月你干什么去了?简历上为什么不写?你逃不掉的。但简历上写什么很大程度上是你可以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职业规划的力量,试问一个人一辈子一共能写在自己的简历上写几行?难道不应该小心、小心,再小心吗? 2. 正确的规划步骤 1) 选择行业 给自己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绝不是待遇,也不是兴趣,甚至也不应该是特长,而是行业。因为待遇是可以很快变化的,人的很多特长是可以培养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很多行业都需要各种特长的人,也都可能产生让你有兴趣的生活方式,但行业选择产生的差异却是巨大的和决定性的。 我建议的选择行业的原则是:优先选择发展快的,相对比较长期稳定的,足够大的行业。举几个例子帮助你们思考:比如互联网行业就比传统报纸行业和钢铁、汽车等行业发展快。能源行业、生物医药就显然比解决2000年问题的公司更长期稳定。智能手机行业就比低端山寨机行业更有发展前途。 发展快的行业有几个好处:学东西快,经历一个完整的产品周期快,人的成长就容易更快,造富的速度也快,一家新公司做好了3年就能上市,尽早完成完整的失败、最后成功,并实现造富的过程,有利于你开阔视野,更早开始追求更自由的人生。 行业相对长期稳定也很重要:否则你所在的行业突然不景气,会造成你的公司突然遇到困难,造成对你的成长不利。 行业太小也不行:造成你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过于专业,适应性差,一旦你所在的公司或行业出现风险没有避险手段。 2) 选择单位 选定行业之后,开始选择目标公司。就算你认为你想去的那家公司人家未必要你,但你也必须要有这个思考过程。我的理念就是:选定了我想要进的公司,就“削尖了脑袋”拼命挤进去!为什么?因为选择公司非常重要。就算你选了一个很好的行业,能不能进一家行业里的好公司也能决定你的命运。所以你一定要事先看清楚,想清楚,做好充分的调研,然后把脑袋削得足够尖,相信我,这一定能大大提高你进入这家公司的概率,我本人就经常被有这种头脑清楚并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人所感动,第一时间录取这种应聘者。 好公司有几个标准:行业领头羊,有良好的品牌,管理规范,给员工很好的培训和发展空间,绩效设计合理,许诺给员工的奖励能够落实,领导能力强,有前瞻性,带领的方向正确,公司的发展速度超越行业发展速度。 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a) 简历好看,请问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老板,你见到应聘着的简历上写着google或者摩根大通,和写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产生的感受有什么区别? b) 在一家好公司里,你的视野开阔,学到的东西多,周围能够教给你知识和经验的高手也多,见过大阵仗的人将来有机会带的兵也不一样,能做的事业也更大。 c) 大公司的领导一般素质都比较高,带领的方向正确有利于你做的事情更有意义,而不是浪费生命。 d) 大公司里项目比较多,在项目之间甚至职业之间转换的机会就多,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e) 大公司里晋升和绩效设计合理导致你的能力和你的职位待遇能够合理的对应上,再加上管理比较规范,老板说话不算数的现象就会比较少,不言而喻… 3) 选择项目 绝大多数还算有点“职业规划”头脑的人同学最多也就做到选择好公司这一步了。其实还是不够的。大公司里面往往有很多针对不同方向的项目组,就算整个公司很健康,也难免某些项目中途牺牲,一旦项目牺牲了,你跟着这个项目的一段生命也就跟着牺牲了。所以你还要争取选择好的方向,好的项目和好的项目负责人。其实招聘公司有权看你的简历,你也有权看他的简历,去网上查查招聘公司的资料,去找你的师兄、朋友做他的背景调查,了解公司的老板有什么优缺点,有哪些研究方向,哪些项目,每个项目的领头人是谁,管理风格如何,他的项目有什么风险和前景等等,这些都是你应该事先做的功课。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或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