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网游监管抢先突破 宽松日子所剩无多
发表时间:2010-06-30 作者: 编辑:日月 来源:未知
文化部终于在网游产业监管格局中抢先突破。一周前,文化部举行了一个小型“资讯通气会”,低调宣布以文化部令的方式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文化部对外表示,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而政府目前已经意识到“网络游戏成迷,网络游戏内容以及网络游戏用户权益有待保障”的现实。 有分析人士指出,《办法》能够“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还是值得肯定的,理性地讲,“有法总比无法强”。 《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不得设置未经网络游戏用户同意的强制对战。 但业内对上述规定持“冷眼旁观”态度者居多。从各大网游论坛中的玩家反馈来看,《办法》的出台,也难以博得玩家的好感。 “强制PK”多年来被网游厂商惯用,对刺激用户消费亦十分有效。这种方式在网游虚拟世界中营造成一种“鼓励竞争”的环境。听闻“强制PK”可能因《办法》而被遏止,有玩家近日在微博中无奈地打趣说,以前“对战PK”靠的是武器装备,而以后靠的就是“一张嘴”——“请问,我可以跟你PK吗?” “文化部负责监管网游内容,宣扬以‘社会价值’为第一、以文化安全为第一考虑。这种宣扬战争,宣扬竞争,宣扬仇恨的强制PK,一定会被文化部 ‘拍死’的。”玉轶向财新记者指出,这种被勉强的PK确实存在消费陷阱,玩家走在“大街”上被肆意的“砍杀”,“被砍杀的玩家会有一种强烈的付费欲望”。 网游监管部门对“网络实名”和“防沉迷”的研究及尝试干预已有多年。但一位资深网游业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相关监管操作执行起来还是有困难——虽然可以在程序上要求玩家必须填入身份证号码,进行身份校验,但是,“这个真实的身份怎样去和校验结果相关联,其实很难操作。” 在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中,掌握玩家真实年龄是一大难题。个人身份证信息的伪造和贩售大行于市。近日在某大型网游的内部论坛中,已经开始有人思考 “一条龙服务”—— “你充值,我帮你全套弄好:预充值、从内测激活码到最后身份证认证、再到密保卡绑定……” 此外,《办法》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不得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网络游戏用户采取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方式获取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这比直接规定“网络游戏不得涉及赌博”更能起到“禁止随机性”的监管作用。“不过这些都很难防范厂商用别的方式绕过政策——这是令监管最头痛的地方。”玉轶说。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或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