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网瘾基因检测:一场正在上演的敛财闹剧
发表时间:2011-08-02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但黄枪查询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发现,SLC6A4为焦虑基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孤独症候选基因。来自美国全国精神病研究所的消息称,这种基因有长、短两个版本,人体内通常携带两个“SLC6A4”基因,它们分别遗传自父母双方。携带较短版本的该种基因,会使一个人更容易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并无任何一名国外科学家表示这种基因和网瘾有任何关系。而“SLC6A4/V2”则无任何文献资料。 那么,具体到国内的网瘾基因检测,是如何检测出来的?黄枪多次咨询武汉思远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集团总部少儿测评中心,均是语焉不详的表示“集团全国第一的实验室可以准确率。” 一位工程生物学教授对此猜测:很可能是检测几个SNP位点。比如多巴胺一d2(drd2)基因。SNP即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包括置换、颠换、缺失和插入,被称为“第二代DNA遗传标记“。现在普遍认为SNP研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走向应用的重要步骤。 人体许多表型差异、对药物或疾病的易感性等等都可能与SNP有关。大量存在的SNP等位位点,使人们有机会发现与各种疾病,包括肿瘤相关的基因组突变;从实验操作来看,通过SNP发现疾病相关基因突变要比通过家系来得容易;有些SNP并不直接导致疾病基因的表达,但由于它与某些疾病基因相邻,而成为重要的标记。因此,SNP往往用于高危群体的发现、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药物的设计和测试以及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等。 “‘网瘾’这个名词的选用可能只代表着某些位点因为与常人不同而产生容易上瘾的倾向,比如说药物、烟、上网等等。选定这个词其实并非能够检测出‘网瘾基因’。而是公司在宣传上的需要,这是商业性的。”该教授猜测称。 国内外专家皆称是骗局 世间生灵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网瘾,难道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出来吗? “连网瘾是不是病在学术上都有争议呢,这些医院竟然连网瘾基因都发现了。纯粹就是个骗局。”知名生物化学博士、打假专家方舟子,网瘾专家陶宏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不约而同地用了一致观点。 对陶宏开来说,“网瘾基因”检测并不陌生,他说:“去年卫生部研究所的某领导和我交流时谈到,某某几家心理研究所找到该领导,试图联合起来推出网瘾基因检测,这位领导的回答是‘乱开玩笑’,不知道这些机构和医院现在怎么就推出来了。” 7月21日,从事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工作多年的北京市道培医院分子诊断室主任刘红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心理学行为的确和遗传有关,但大多受多种基因影响,距离研究清楚还非常遥远。网瘾这样的行为可能有易感基因存在,但要明确易感基因的指标和意义,还需要很多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即使这部分工作可做,如何提供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也是很大的难题。如果这些工作都不能做好,那就是炒作概念的忽悠了。” 刘红星表示在医院,基因检测是作为临床的重要辅助手段进行的,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另外,要诊断出病人的准确病情,还需结合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体检结果等。 刘红星称,尽管自己未接触过网瘾基因检测项目,但对基因检测的“忽悠”深有体会:“有人曾到我办公室推销‘白血病易患风险基因检测’,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从提供的报告单样本来看,只检测3个多态性位点,至于具体哪三个位点,人家保密,就可以得出患白血病风险高低的结论。这个就不是夸大和忽悠的问题了,属于无知加无耻了。” 一位生物学教授对黄枪称,他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在做网瘾基因检测,问题是,像这种检测,首先要满足相关性的原则,就是要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进行实验后,才能确定某种基因与情绪的关系。比如判定乳腺癌的基因,全世界目前已经做了几十万例相关实验,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看这就有意义了,可以通过基因看出是否会患上这种疾病。但是无论是早恋,还是多情、激情等情绪,相关的基因实验样品量还不到100个,在人群中就没有统计学意义,这样做出的结论就是不科学的。更别说目前都没有争论的网瘾这一定论了。 在刘红星看来,即使基因方面研究明白了,基因在网瘾的决定方面也只会占小部分作用,后天学习、社会环境等因素更为重要。目前即使在确定的肿瘤特异性基因方面也不敢说准确性可达99%,能达到95%就非常不易了。99.99%的数字夸大太多。“网瘾常规诊断都成问题,现在就向公众推出检测项目,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国外专家也证实了上述说法。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媒体联络的资讯官员Olivia?Law-Davies在邮件回复中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她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或早恋等倾向,至于网瘾,则是很不可思议的行为。 肯德勒则称,即便在美国,至今研究网瘾相关基因的文献是空白。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主任弗朗西斯·科林斯则称:“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正在进行的宣传相当异想天开,这些测试中有些并未达到足以经受严格科学验证的水准,却成为他们吸引眼球牟利的工具。” 相关链接 卫生部规定基因检测只有20多项 根据2007年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基因检测已被明确列入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但是基因检测内容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只能检测包括大肠癌易感基因的基因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血友病A、B基因突变检查等在内的20多项。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目前还缺乏基因检测方面的行业规范,市场上一些公司宣称可以做100多项,绝对无科学依据,也不准确。 专家观点: 方舟子:这纯粹是骗局 项基础研究成果往往要在实验室中摸索、试验多年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实际应用。网瘾基因这个检测,我可以肯定地表示是一个骗局。 第一, 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刚刚起步,科学界对它们的功能还所知甚少,还未有定论。 第二, 人的某种情绪并非由某个基因决定,涉及许多个基因彼此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决定的。 第三, 什么是网瘾?连网瘾是不是病都还没有争论清楚。网瘾基因不是骗局是什么? 在当前浮躁的风气和产业化的浪潮中,不成熟的技术、虚假的产品也纷纷推向市场,误导、欺骗没有专业辨别能力的普通消费者。消费者对那些打着最新科技旗号、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要多留个心眼。从“基因产品”到“干细胞产品”到“网瘾基因”,面对这些你不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加以辨别的最新产品,还不如相信常识、常理,守住你的钱包,更不要拿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去冒险。 陶宏开:有害社会的炒作 前有电击治疗、网瘾精神病,后有网瘾基因检测,我只能说,某些人真的很“强大”!连这些骗局都想得出来。 网瘾是什么?多年来我一直再说,网络成瘾主要是教育问题和习惯问题,不是生理病,也不是精神病,更不可能还有网瘾基因!要知道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有网瘾基因,那岂不是说人类几万年网瘾一直存在?太搞笑了,只能说是鲜廉寡耻而有害社会的炒作。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总是爱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狂躁症、多动症、网瘾、问题娃娃,一些机构利用家长们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给孩子打针吃药戒网瘾,甚至使用电疗,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现在又出现了网瘾基因检测,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呢?
[编辑:明白夏季后]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或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