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碗里看锅里?中国网游进军全球市场之谜
发表时间:2012-05-08 作者:天夏 来源:互联网
2012年,尽管端游在国内市场发展并不如意,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网游企业开始把目光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开始转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比如盛大获取《裂隙》全球代理权,九城布局全球计划押宝《FIREFALL》,畅游也通过game+计划,推出次世代网游《Renaissance Heroes》(原达芬奇)进军全球市场。与此前的授权出口以及并购等方式相比,中国网游企业第三代海外模式能否改变现在的海外市场状态,并开拓新的全球模式呢? 海外模式1.0:授权出口 ——直截了当但却受制于人 自2004年起,中国网游厂商大多采取授权出口模式。但这种方式不仅所得利润较少,还受制于当地的游戏代理商。一方面,题材同质化与缺乏本地化创新,导致代理商坐地涨价,利润空间和产品生命周期缩水。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版权压力,令推广风险和难度系数倍增。业内人士曾爆料,由于竞争激烈。部分国内网游企业为快速战略市场,将网游授权出去是都不收取版权费。而那些依靠代理国外游戏,再授权出去运营的企业更是盈利艰难。 尽管海外市场存在很多风险因素,但是中国网游企业的海外之路在这一阶段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7年,我国的网游行业迎来了海外市场的第一场盛宴。据当时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美元,相比2006年的2000万美元增幅高达175%。 在这一种模式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要数完美世界(原完美时空),其成功将首款国内自主研发民族3D网络游戏《完美世界》推向市场,并顺利拓展至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随后,搜狐畅游将《天龙八部》推广到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包括盛大、金山、网龙等中国游戏企业也相继尝试了“授权出口”的模式,在海外市场中分一杯羹。 授权出口模式使得产品供过于求、同时输出的网游产品题材同质化与缺乏本地化创新,导致代理商坐地涨价,利润空间和产品生命周期缩水。以东南亚网游市场核心的越南为例,2010年左右即形成了多达九家中国网游企业都在东南亚提供游戏的局面,而“made in china”的网络游戏占越南全部网游的80%以上,而这80%的产品甚至于由一家越南代理商来同时运营。 海外模式2.0:并购、自主运营 ——主动性强而难以控制成本 “授权出口”是中国游戏企业走出国门的尝试,也为中国游戏企业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近年来授权模式却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游出口的方式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有高达45.6%的网游出口时选择独立运营,而授权出口的比例下降到48.6%,其余的5.8%为与海外代理商联合运营。2010年“授权出口”模式营收比重下降,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游戏企业在转变海外出口模式,由传统的授权出口变为在海外设立分公司联合运营或独立运营自主研发产品。 相对于其他同类网游公司海外出口大多以授权为主,完美世界最早开始进行海外自主运营。从2008年起,完美世界接连在北美、欧洲、日本成立分支机构,完美并收购了世界知名的世界顶级游戏研发机构,形成了从产品研发、运营、推广完整的产业链条。 2010年,完美以840万美元获得世界顶级游戏研发机构,美国Runic Games的多数股权;2011年,完美再以3500万欧元收购了Atari旗下Cryptic Studios 100%股权。 畅游早于2009年10月在美国硅谷地区开设了子公司,以此将其在亚洲地区获得巨大成功的网络游戏提供给美国的游戏玩家。2010年与韩国JCRSoft进行合作,使畅游不仅进一步扩展了旗下的产品线,同时也加强了与海外市场的双向合作,是实现海外扩张。 2010年9月,盛大游戏与《龙之谷》开发商韩国Eyedentity Games已经达成协议,以9500万美元(约人民币6亿元)的价格收购后者。 2011年2月,腾讯以超过3.5亿美元(约2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美国网络游戏开发商Riot Games,这是腾讯在海外市场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 可以看到,通过并购或者建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独立运营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游戏出口的重要方式。中国网游企业希望更加贴近海外市场,从而使得运营更有针对性。另外一方,建立子公司或者并购可以获得更高的自主性,利润率也更高。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或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