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人才争夺战 挖墙脚跳槽成戏码
发表时间:2010-06-25 作者: 编辑:日月 来源:未知
2007年,曾先后供职于金山、新浪网游事业部的张福茂辞职创业,成立北京游戏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游戏谷),半年后,其第一款网页游戏《英雄之门》在盛大18计划中被陈天桥看中,卖出了500万人民币的价格,一年后,游戏谷又拿到了启明创投和思伟投资共1000万美金
在游戏市场日益火爆的背后,是人才高速流动已成常态的现实。虽然市场上一直不乏机会,但是,对于游戏谷这样规模的公司,为了规避风险,找不到合适的制作人,往往会选择直接放弃项目。 几年前,本土猎头公司科锐国际还只是零星地接一些来自游戏公司的单子,但是,每年翻番的收入让科锐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今年,在其高科技行业组下,科锐专门组建了互联网及游戏行业团队,其中,有将近15名猎头比较集中的服务于游戏市场。 “今年到目前的收入已经是2009年的两倍,在所有行业中增长是最快的。”高科技行业资深管理顾问张策说。在他掌握的简历里,游戏的基层研发人员平均每8个月就会跳一次槽,带“主”字头的员工,一般也不会超过2年。在行业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管理的变革改变人才高流动的局面。 张策告诉记者,目前,排名靠前的大型网游公司,大多将招聘工作交给猎头,在初创期的游戏公司,招人往往依靠创始人的人脉,“找关系好的拉帮结伙”,但当规模继续扩大,创始人的人脉用尽后,动用猎头难以避免。而在研发人员选择职位时,“待遇”和“机会”是被最为看重的两个条件。 目前,在游戏谷带“主”字头的研发人员以及其下一级的执行负责人,都在通过猎头进行招聘,对于张福茂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预算,一年下来,单挖人的开销,往往需要一两百万人民币。 即便在人才争夺战中下了血本,张福茂仍然感觉到了乏力,事实上,像游戏谷这样的规模,对人才而言往往是一种折衷的选择:提供比在大公司更大的空间,比创业更小的风险。但是,问题在于,一旦人才在大空间中打磨成熟,往往会再往前迈出一步,开始创业。 “各大网游公司都有投资部门,联合运营等模式也日渐成熟,所以,在网游这个行业,创业门槛不高,又有成功先例,创业热情远高于其他行业。”张策说。 在张福茂看来,用更灵活的机制,更大程度的把握“人”,也是盛大等网游公司,推行制作人制度,投资内部的团队,给出更高分成比例的原因所在。眼下,张福茂同样计划把这样的管控方式引入游戏谷。 “单靠拦肯定是拦不住的,你真要创业,那我来投资你。”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或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